高精度配比泵(如計量泵、比例混合泵等)是用于精確控制流體流量及配比的精密設備,廣泛應用于化工、制藥、食品等對流量精度要求極高的領域。長期閑置(通常指3個月以上)時,由于流體殘留、部件老化、環境影響等因素,可能出現多種問題,直接影響再次啟用時的精度和可靠性。以下是可能出現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:
一、泵體與流體接觸部件的問題
殘留流體固化或腐蝕
閑置前若未徹底清洗,泵腔、葉輪、閥門等與流體接觸的部件可能殘留介質(如黏稠液體、腐蝕性溶液、含顆粒的漿料)。這些殘留介質會逐漸固化、結晶或干涸,堵塞流道、卡住閥芯或葉輪,導致泵啟動時流量為零或波動過大。
對于腐蝕性介質(如酸堿溶液),殘留液會緩慢腐蝕金屬部件(如不銹鋼泵腔、活塞)或橡膠密封件,形成點蝕、裂縫,再次使用時可能出現泄漏,且腐蝕產物(如銹渣)會進一步污染后續流體,影響配比精度。
密封件老化與失效
泵內的密封圈、隔膜、O型圈等橡膠/高分子材料部件,長期處于靜態且可能接觸殘留介質或空氣,會因氧化、干化或介質溶脹而老化。表現為彈性下降、硬化、開裂,導致泵體內部泄漏(如活塞與缸體間內漏)或外部滲漏,直接降低流量精度(如實際輸出量小于設定值)。
對于隔膜式配比泵,隔膜若老化破損,會導致驅動側與介質側串液,污染驅動機構(如液壓油)或使介質混入驅動系統,引發更嚴重的故障。
二、傳動與驅動系統的問題
機械部件卡滯或磨損
齒輪、蝸桿、絲桿等傳動部件若未做好潤滑,長期閑置會因氧化生銹或灰塵侵入導致卡滯,啟動時可能出現異響、卡頓,甚至無法運轉。例如,計量泵的柱塞傳動機構若生銹,會導致柱塞往復運動阻力增大,流量穩定性下降。
軸承、導軌等精密配合部件,若潤滑脂干涸或混入雜質,會在再次啟動時因干摩擦加劇磨損,導致傳動間隙增大,進而引發流量脈動(如輸出流量忽大忽小)。
電機與驅動單元故障
電機轉子、定子繞組若在潮濕環境中閑置,可能因受潮導致絕緣電阻下降,啟動時出現短路、跳閘,甚至燒毀電機。
變頻驅動、伺服電機等控制單元長期斷電閑置,內部電容可能因自然放電而失效,再次通電時無法正常輸出頻率或扭矩,導致泵速失控,無法精確控制流量。
三、控制系統與調節部件的問題
傳感器與儀表漂移
流量傳感器(如電磁流量計、渦輪流量計)、壓力傳感器等檢測元件長期閑置,可能因元件老化、接線端子氧化導致信號漂移或無輸出。例如,高精度流量傳感器的零點偏移會使反饋信號不準確,導致泵的閉環控制失效,配比精度超差。
壓力表、液位計等機械儀表若內部彈簧、膜片老化,會出現指示不準,無法正確判斷泵的工作狀態(如是否達到設定壓力)。
調節機構卡澀
用于調節流量的手輪、伺服閥、變頻旋鈕等部件,長期不操作會因灰塵堆積、潤滑不足導致卡澀,無法精確調節流量參數(如無法將流量從10L/h調至12L/h)。
對于數字控制的配比泵,控制面板的按鍵、觸摸屏可能因受潮或氧化出現失靈,無法輸入設定值或切換模式。
四、其他潛在問題
管路與閥門堵塞
連接泵體的進出口管路若未封堵,會進入灰塵、昆蟲或雜物,與殘留介質混合后形成堵塞,導致泵啟動時壓力驟升,甚至損壞泵體。
單向閥、截止閥等輔助閥門,若閥芯被殘留介質卡住或密封面老化,會出現反向泄漏,破壞泵的吸入或排出流程,影響配比穩定性。
校準參數丟失
部分智能配比泵的控制系統(如PLC、微處理器)長期斷電后,內置的校準參數(如流量系數、配比比例)可能丟失或錯亂,再次啟用時需重新校準,否則無法達到設計精度。